適合誰:覺得自學需要天份的人、對於做筆記、提問有障礙的人、自主學習初心者
推薦指數:(2分)
實用性: (3分)
簡略內容:
自主學習是開發各方面潛能的關鍵
本書從心態開始探討迷思,教你如何抓重點、作筆記、管理注意力和反思提問
自學能力比自己想像中來的重要
讀後感:
這本書去年就買,但一直拖到現在才寫心得
為什麼呢? 因為我總是跨不過第一章,一下子就看的很想睡覺
但熬過後,往下讀第二和三章,內容比較實用,也就讀的下去了
第四章有點老生常談(對我而言), 覺得滿枯燥
我認為原因是章節內容段落問題,讀起來不太容易找的到斷點
我一度在章節內的各個中標題迷航…(不確定中標題是連結哪個大標題)
最大優點是在每一章節後面都有總結,所以如果在書店翻到這本書
其實可以先看總結,再回頭看細節這樣
雖然我頗嫌棄這本書,但裡面還是有值得節錄的重點如下
這本書50%在說自我學習技巧(第二&三章),50%在討論自我學習思維和心理狀態(第一&四章)
「第一章 自我學習計畫」
其實主題是討論自學的心態
自學需要的是意願和自律,還有定下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計畫
至於聰不聰明和學習的時間長短沒太大關係
很多人聽過一萬小時的理論,但學習重要的是品質,花費的時間是其次
別被迷思阻礙自主學習,認為這一定需要具備某些條件才能做到
「第二章 自主學習的四大支柱」
主動把吸收到的資訊轉化成對自己有意義的內容
可以透過做筆記 (書中提及的彼得法),用自己的話將重點寫出來
或透過心智圖或畫畫呈現學到的東西
接著用類比思考將新知識聯結到你既有的知識,並試著用類比喻方式解釋出來
例如:XXX像是變形版的UBER
盡量為所學的每件事舉出具體的例子,這樣新知識轉化會被深深刻在腦海
再來自我測試很重要,因為這是考驗你究竟可以提取多少新學的知識 (所以為什麼有考試存在)
最後一步是間隔式複習,過度使用體力、腦力對學習不會有幫助
複習的強度、頻率、持續時間,這三個要素一次只能專注二個
讓自己累得要命,不會增加學習效率,也不會學的更快更多
「第三章 學習策略」
這是我覺得整本書最有意思的章節
除了用蕃茄鐘控制專注力之外
本章提到可以轉變學習地點,因為我們的記憶不是只有在刻意回想才會觸發,常常也會因為地點而無意間觸發回憶
在不同的地點學習同一份教材,有助於保存記憶
因為記憶會在多個地點、氣味和全面的剌激物相連,讓你記住它
這裡讓我想到 【已讀記一下】大腦這樣記憶 什麼都學得會 提過,如果總是一成不變沒有新剌激,記憶力會愈來愈消退
接著,聯想力也對自學很重要,因為大腦並不擅長記住文字,而生動的畫面可以幫助我們記住和提取資訊
消化知識後,試著對自己提問,因為提問可以把一項扁平的資訊轉化成活生生的立體知識
因為提出一個問題,就是看到一個主題
但不少人可能對提問不擅長,我也是
書中用 "蘇格拉底式提問法",可以幫助自己更懂的提問
總共有6個類別
1。澄清問題:為什麼這很重要
2。探究假設:可能存在哪些隱含的假設
3。探究原理、理由、證據:有什麼確切的證據
4。質疑觀點:還有哪些其他觀點
5。探究影響和後果:這意味什麼? 意義是什麼? 和其他資訊有什麼關聯?
6。針對問題的問題:為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?
可以運用6個提問方向,幫助自己增加學習的深度
「第四章 探索障礙與失敗」
這章是心態篇,主要探討學習中常有的拖延症和沒有紀律
例如覺得人生苦短,應該要及時行樂、找藉口拖延學習、用其他所謂正面行動來逃避學習 (我就是用這種理由)等等
這些其實是一個循環,必須認真問自己真正的潛台詞是什麼
如何克服這些逃避行為,書中指出要變得具有「學院浮力」
共5個要素:沉著、自信、配合、投入和控制,總結來說就是 - 適應壓力狀況的能力
還有面對失敗的能力,因為我們的人生基本無可避免都會遇到失敗
很多成功人士在成功前,其實都經歷過很多失敗,只是當他們成功時,一般人往往只在意成功的部份
成功需要一定次數的失敗,才能推上高峰
總結來說,這本書可以作為自主學習心態和技巧的基石
想開始自主學習的人,適合閱讀這本書
留言列表